每年二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是「國際腦癇日」,今年剛巧碰上情人節(2月14日)。「國際腦癇日」旨在提升公眾對腦癇症的認識,並了解腦癇症患者及其家庭和照顧者所面對的困難。
「腦電波」異常放電
人類大腦内有許多神經元緊密連繫著,互相發送信號,身體經過大腦指揮後就能夠有秩序地運作。而腦癇症的出現是源於大腦電波發生問題,神經細胞原偶然出現短暫和不正常的放電,如同電綫短路般,干擾腦部運作,引起陣發的短暫性腦部功能紊亂,使腦癇症患者失去控制身體的能力。
每個腦癇症患者在腦癇發作所影響的腦部位置、範圍和程度皆不同,以致不同患者會有不一樣的腦癇發作表現。腦癇症患者有機會出現身體僵硬、手腳抽搐,甚至暈倒,如果影響腦部控制情緒和記憶的部位,患者發作時會變得情緒緊張,重覆無意識動作,如漫無目的地行走。一般腦癇發作只會維持數秒至數分鐘,而同一個患者發作模式會是大致相近的,發作持續時間不長,患者及後可以回復正常活動。
平凡/不平凡
現時,全球超過五千萬名腦癇症患者。在香港,腦癇症更是其中最常見的腦科疾病。無論老幼大小都有機會患上腦癇症,腦癇發作次數也不盡相同。普遍來說,當一個人有兩次或以上的自發腦癇發作,會被診斷為腦癇症,按病發率估計,超過七萬位香港人患有腦癇症。而每二十人,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會有腦癇發作,因此,你我也有二十分之一機會發病。
有部份腦癇症成因未明,其他成因包括遺傳、出生時患上腦膜炎、中風及頭部創傷等。不過,約七成患者在服藥後便不會發作,可以正常生活。只有小部分病情較難控制的患者,因為較頻密的發作而影響生活,亦容易讓身體受損。
腦癇症並不會支配患者的整個人生,其實他們與正常人無異,都可以吃喝玩樂、正常社交生活,甚至去愛別人或被愛著,只是偶爾會釋放出「錯誤的信號」,發病時的症狀讓人產生不少誤解。
今年情人節除了珍惜身邊的人,也可以一齊分享愛,關懷腦癇症患者,讓我們釋放「愛的腦電波」,給予腦癇症患者及其家人「愛的關懷」。
國際腦癇日 – 香港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