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癇症是頗常見的腦神經系統疾病,醫學界估計香港現有約7萬名患者。但有調查發現,近4成人誤解腦癇症僅會出現「身體僵直、抽搐、口吐白沫」的單一症狀,且不少人低估腦癇症的普遍性,近5成受訪者更誤解處理方法。有醫生指,若遇上患者病發應讓其躺下,勿強塞東西進患者口中,當患者抽搐過後,應轉身至復原臥式,以幫助其呼吸,避免窒息。
下星期一為國際腦癇日。國際腦癇日香港籌委會委員、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朱炎培稱,腦癎症是第四大腦神經疾病,是腦電波出現異常令正常神經信息傳遞受阻,致正常信息暫時停止或混亂。患者可隨時發作和呈現不同反應,但一般在5分鐘內結束。平均每20人便有一人在一生中曾有腦癇發作。
腦癇症可分兩種,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吳麗嫺稱,全腦性患者發作時會尖叫、全身僵硬、昏倒、四肢痙攣抽搐、面色轉藍和失禁等。局灶性患者病發期間保持清醒,只有面、手或腿抽搐、感到針刺灼熱或失去知覺,部分人或有幻覺、無意識地重複一些動作,恢復知覺後或不知曾發病。她指多數病情能靠藥物控制,只約3成人需以手術或其他方法減少異常電波產生,消滅問題源頭。
香港協癇會於1月訪問315名公眾和101名腦癇患者或家屬。結果近半受訪者誤解腦癇患者發作時,應放東西進其口中,另有少數人仍視腦癇為精神科或心理病。約4成受訪者稱因沒相關知識和害怕而不會幫助發作患者,但香港協癇會主席趙康杰指,逾半患者卻盼病發時旁人能施予援手。
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方頌恩指,腦癇患者不會因病影響工作表現及精神健康, 盼大眾支持他們,並籲政府把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。
發佈日期:2022-02-10
來源:晴報